CLOSE
信仰研究
当前位置:首 页>>碧霞元君 >> 信仰研究
一场碧霞祭 半部泰山史
作者:泰山碧霞祠 浏览次数:10412 时间:2013/1/1


  “封山大典”源于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说到泰山上的典礼,大家可能马上想到“封禅大典”。近日,泰山学者周郢研究发现:除封禅大典外,泰山还有一种国家大典,称为“封山大典”,而且这一大典还被制订为国家法令,施行时间达150年之久。


  “封禅大典”是古代帝王向天地举行的国家祭祀,所谓“封”,就是在泰山极顶上筑坛以祭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下小山上筑坛以祭地。那“封山大典”是什么意思?它祭祀的对象是谁?“封山”的法令又是如何施行的?通过泰山学者周郢的研究和解说来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整件事情开始于公元1759年四月十六日那天,通过还原那天的场景,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封山大典”的来龙去脉。公元1759年,是清代乾隆二十四年。芳菲四月,正值春夏之交,而在泰山之上,此时正逢朝山进香的高峰期。自明代以来,在全国形成一种泰山进香的风俗,天下各地的香众,在这时都要组成香社,不远千里,来到泰山,向泰山神灵祈福叩拜。据明末人统计,那时每日入山者多达二三万人。到了清乾隆时,更是香客倍增,盛况空前。


  正在泰山上下香客熙攘、香烛缭绕之时,突然从泰安府、县衙门之中,倾巢出动大批衙役、捕快,严严地把住各处进山路口,泰安当地驻军“泰安营”中也开出大队马步兵卒,将泰山团团围住。衙役、兵卒不仅严禁香客入山,同时还将已上山的人众悉数驱赶出山。半日之内,就把热闹的泰山,变成了一个人迹阒然的空山。整整封了三天。三日之后,方才开始重启山门。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官府竟然下令将泰山全面封锁,并在全山施行戒严?这个事件全因一位女子而起,而这位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古人信仰中威灵赫赫、法力无边的泰山女神。官府因为这位女神而将整个泰山封锁戒严,还需要从这位女神的身世传说与信奉祭祀说起。


  关于碧霞元君的身世有多种说法。第一种是“岳帝侍女”说。传说东岳大帝身边有两位侍者,一个是童男,一个是童女。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在山顶水池中净手,忽然发现在水池中有一尊小石像,捞出一看,乃是一位少女的石像。由于岁月悠久,像已漫漶不堪。宋真宗认为,这尊石像应该就是泰山神身旁的侍女,他前来泰山封禅,对东岳神侍女自然也应表达一番敬意。于是他便颁发一旨,令从臣将池旁女像易为玉石,雕成后供奉于水池旁边。人们将之称为泰山玉女,后来便成了碧霞元君。


  第二种说法是“岳帝之女”,即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这种说法在魏晋时便出现了。《搜神记》中就有“泰山女嫁为东海妇”的传说。元明以后,人们传说这位泰山之女,便是碧霞元君。


  第三种说法是“王母侍女”,众所周知,西王母身边有“七仙女”,这“七仙女”是怎么来的?宋朝人李谔《瑶池记》中记述了一个传说:黄帝派遣七位仙女,头带云冠,身着羽衣,到泰山迎接西王母。其中一位后来留到泰山,成为了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第四种说法是“石氏民女”。这是明代民间宝卷中的传说,说元君的前身姓石,是奉符县善士石守道的女儿,生来相貌端正,性情聪颖,三岁便懂人伦之理,七岁便闻道悟法,十四岁入天空山黄花洞修行。三年丹就,修炼成仙,成为碧霞元君。由于石守道实有其人,即徂徕先生石介,所以徂徕石氏都认为碧霞元君出其家族,亲切地称其为老姑奶奶。


  这些传说真伪难以查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便是从宋真宗在泰山奉祀女神神像后,这一信仰立即在民间广泛传播,赢得了众多民众的崇拜。宋代就已在泰山之巅建起祭祀元君的大庙——碧霞祠(也叫碧霞宫),此后历代增崇,庙宇辉煌,香烛连云。


  这位泰山女神之所以能赢得如此多天下信众的崇奉还要从她的神职说起。


  在最早的民间信仰中,这位女神是一位爱情之神。宋人小说《盈盈传》中,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宋嘉祐间,有一位叫盈盈的歌妓,不但姿容秀美,能歌善舞,兼又天资聪颖,她与书生王山相恋,后王山赶赴科考,盈盈思念成疾,梦见一个红裳美人,说:“泰山玉女召你去为她掌管文书。”盈盈惊醒,哭着向母亲说:“女儿将不久于人世了,王郎若是再来找我,可让他访我于东岳之上。”王山得知后,来到泰山寻访盈盈,当天夜里,他梦入泰山玉女的洞府,在玉女撮合下,得与盈盈结成连理。这篇小说中描述之泰山玉女,司掌天下为情所困之痴儿怨女,俨然是一爱情女神的形象。


  当人们拥有了爱情、婚姻之后,接下来盼望的,便是能有自己爱情婚姻的结晶,特别在古代社会,家庭有无子嗣对妇女尤为重要。所以,泰山女神便被赋予了送子的神异能力。在泰山及各地的碧霞祠中,都有拴娃娃的习俗,据清人笔记记载:“庙祝多买泥孩置佛座上,供人抱取……得子后则将泥孩披红挂彩,鼓乐送之原处。”这一习俗,至今仍盛行不衰。泰山女神成为送子女神。


  当孩子长大,家人自然期盼他健康成长,事业发达,家庭幸福,而这一祈求当然也离不开泰山女神的护祐。这时人们心目中女神的职司,不仅仅管送子,且扩大到财富、官禄、田亩、讼狱、健康这几个方面,无微不至地保祐着一家的老老少少。特别在祛病防疾上,泰山女神更是神威灵著。送子女神也进而升格成护家女神。


  一个家庭的安康、兴盛,离不开大环境,国泰而民安。人们进而希望这位女神不仅佑民,而且护国。于是在明代宝卷中,有了泰山女神守护海口镇服倭寇的传说,在清代小说中,有了泰山女神传授兵法、平定叛乱的情节。明朝皇帝为女神所加神号中便有“护国庇民”字样。至此,护家女神又升格为护国女神。


  随着泰山女神神威的逐渐扩大,其年龄与辈分也不断增加。主爱情与婚姻时,她年龄是二十四岁,是一青春女性,被称为“泰山玉女”。当主管送子时,人们认为一位姑娘未免太过年轻,便将她从姑娘升格成了妈妈,称之为“泰山娘娘”。当变成护家女神时,人们又认为一位年轻妈妈肯定权威不够,应该将她升至祖母一级,于是泰山娘娘便成了“泰山老母”或“泰山奶奶”。当她成为护国女神,一个家族的祖母肯定不具有这个大的权威,能胜任这一职位的,应当是天下人共同的祖母,于是泰山女神便被尊为“泰山老奶奶”。不仅名号变了,辈份也长了。


  朝拜泰山、祭祀元君的人群中,本来是以妇女群体为主,待到后来,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汇入这一进香大潮中。这样,进香的人中,不仅来了平民,而且来了书生,来了达官贵人,最后还引来了皇帝。在皇帝的后宫中,皇后与众多嫔妃也都有求子的愿望,她们受到民间信仰的影响,不断派人前来泰山叩拜求子。她们的这种信仰,又影响到皇帝。从明代中叶起,皇帝便开启了派遣大臣祭祀碧霞宫的先例,并且前后多次敕命重修山顶碧霞祠。民间传说宋真宗曾封泰山女神神号为“碧霞元君”,这本是民间虚构,但明代皇帝却予以认可,先后下诏加封,比如明末代皇帝崇祯就加封女神为“青灵普化慈应碧霞元君”。从明代开始,泰山女神便有了一个官方称号,称作“碧霞元君”。至此,泰山碧霞元君的信仰逐渐从民间走向宫廷。


  清朝入主中原后,迅速接纳了碧霞元君信仰。康熙皇帝东巡泰山时,特意去叩拜了山顶碧霞祠,开启了皇帝亲祭碧霞元君的先例。他还亲自为碧霞祠题匾“坤元叶应”,意即以女性之神协助东岳帝同治此山。雍正为皇子时,曾随父皇登泰山,也拜于碧霞神前,写下了《碧霞祠题宝幡步虚词》,其中写道:“常将天福人间锡,奖孝褒忠佑万方。”称颂碧霞元君慈光长祐人间之功。


  乾隆皇帝比其祖父、父亲,对碧霞元君的尊崇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十次东巡泰安,其中六次都登上泰山极顶,到碧霞祠拈香叩拜。在位期间,多次下诏颁金重修碧霞祠,并赐以碑刻、匾联,其中以“赞化东皇”的御匾,高度礼赞了碧霞元君的神恩。


  更为重要的是,乾隆皇帝还开创了一项重大典礼,自乾隆二十四年起,他下诏命令于每年四月遣使致祭碧霞元君。周郢指出,根据清人《岱览》记载:“自乾隆二十四年以来,每遇四月十八日,遣内大臣赍香帛进谒以为常。”皇帝派遣使者代表自己祭祀元君,历史上也曾有过,如明朝弘治帝、正德帝都曾行此大礼,但都是不定时举行,而乾隆皇帝则将其制度化,明确规定,每年四月十八日这天,都要派钦差来至泰山,代行祭祀。


  乾隆二十四年遣使致祭碧霞成为朝廷定制


  乾隆皇帝开创此国家大典,除了用碧霞争取民心、祈祷神祐,是否还有其他寓意?


  在清朝正史、档案中,只记录乾隆遣祭礼制,而对于皇帝的内心诉求,则无片言记述。幸而在乾隆朝文士所著野史中,揭开了乾隆祭祀碧霞的内心隐秘。原来,这场四月大祭,竟关涉着乾隆一段萦绕终生的爱恨情缘。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乾隆皇帝往往被描写成风流天子。历史上真实的乾隆其实是一位用情甚专的皇帝,他与第一位皇后伉俪情深,非常感人。


  乾隆皇帝的结发妻子姓富察氏,十六岁时嫁与尚为皇子的乾隆,乾隆继位后富察氏被立为皇后,史称孝贤皇后。富察氏早年为乾隆生有一子(永琏),但不久夭折。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富察皇后三十五岁时,才又生下第二个儿子。这使皇帝皇后欣喜若狂,乾隆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永琮。据说永琮是乾隆诸子中最为漂亮、最为聪明的一位,乾隆对之钟爱有加,当即内定为皇位继承人。但非常不幸的是,小皇子年方两岁,便染上天花,于乾隆十二月二十九日深夜去世。富察皇后顿感失去依靠,为之悲伤成疾。


  当皇子夭亡之时,朝野流传起一种说法,说这位小皇子的魂魄到泰山上去了。因为在民众信仰中,碧霞是一位儿童保护神,在她神座前,聚集了众多夭折儿童的灵魂,在她庇护下,或转世人间,或托升天国。这一传闻,顿让富察皇后升起一种希望,那就是她一定要来到碧霞神前,再看一眼自己早逝的爱子,当然可能还有一个期冀,那就是女神能大发慈悲,把孩子再“还”给自己——重新再怀上皇子。于是她便向乾隆提出一个心愿,她要到泰山之上去亲自叩拜碧霞元君。乾隆怜其失子之痛,立即允准,在翌年举行的东巡大典中,增加一项礼仪,那就是帝后同登泰山,驻跸山顶,并到碧霞祠拈香行祭。这一宫闱秘辛,被当时学者程穆衡在《金川纪略》中记录下来:“后以爱子去膝下,悲悼成疾,梦碧霞元君召之,上为东巡祈福于岱顶。”


  经过周密筹备,乾隆十三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后的鸾舆来到泰安,第二天即二十九日,乾隆入岱庙行礼之后,便领着皇后登上泰山,至碧霞祠拈香祭拜。当天晚上,皇帝皇后便留宿在岱顶的云巢行宫之中。当天夜里,平静如常,没有任何特异事情发生,皇后并未等到久别的爱子,也未梦到碧霞女神。


  天明之后,皇帝皇后还不死心,再一次拜谒了碧霞祠,再一次焚香祈愿,在《乾隆起居注》中记录了这一天的日程:“三十日甲申,上诣碧霞宫拈香,是日驻跸行宫。”这天晚上,皇帝皇后继续留宿岱顶行宫,还在期待着那份期待。三十日的夜晚仍是平静如常。可是夜交子时之后,也就是进入三月初一日的凌晨,行宫中却陡发奇变:富察皇后突然自梦中惊醒,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自皇子夭折后强自支撑的身体,顿时垮了下来。泰山行宫中当年发生的突变,从乾隆皇帝在泰山诗中可以知晓:“云巢莫问前寻事,泪洒空庭不忍留。”乾隆还为此句写下一条注语:“戊辰三月,孝贤皇后实发病于此。”戊辰即乾隆十三年,查证史实,乾隆帝后是于乾隆十三年三月一日一早下山,故所说“三月发病”,其具体时间实是三月一日的子时至辰时这几个时辰的事。


  那么,在这几个时辰之中,泰山行宫中究竟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周郢认为,可能除了富察皇后本人,其他人都无以知晓。不过以情理推测,大概是在这个深夜,皇后梦中终于见到了碧霞神前的爱子,母子重聚,大悲大喜,感伤万般,以致旧疾发作,病倒泰山行宫之中。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富察皇后从此一病不起。三月一日帝后下山,次日(三月二日)离开泰安。当走到济南,皇后病体日益沉重,乾隆便下令改陆路为水路,乘船返京,行至德州,富察氏竟在舟中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七岁。


  乾隆十三年的泰山之行,从此成为乾隆皇帝挥之不去的隐痛。此后他在一生中,无数次祭拜皇后陵寝,倾诉无尽的思念。直到八十六岁高龄,已经禅位的乾隆还最后一次去亲祭皇后,写诗寄情。乾隆诗歌创作极为高产,一生写诗四万余首,但大都缺乏艺术性,但他思念富察皇后的多首诗作,却大多满蕴深情,读之催人泪下。除了泰山云巢行宫那一首,还有大明湖一首:“大明湖已是银河,鹊架桥成不再过。付尔东风两行泪,为添北渚几分波。”明湖盈盈一水,竟成人间银河,鹊桥纵架,而所谓伊人,已不在水一方。一段美满皇宫姻缘,留给皇帝的竟成为萦绕终生的痛楚。


  自明代以来,社会便流行一种神秘异闻,说生前崇祀碧霞元君的贤德皇后,死后便会飞升泰山,陪祀元君。明万历皇帝即认定他母亲慈圣太后死后“神游东岱”“位并碧霞”,于是便大修碧霞宫,用大祭元君来表达孝思。由于朝野有乾隆小皇子魂依碧霞的传闻,富察皇后又是因此感梦而死,因此在乾隆皇帝内心中,也深深怀有这种情结,故而他十次巡幸泰安,六次登临岱顶,一次次拈香拜祭碧霞元君,除去政治层面的原因,其实也蕴含了一层对亡妻夭儿的亲情。


  可是由于绊于朝堂,乾隆不可能年年都亲自来泰山祭拜,于是他便在乾隆二十四年发布诏书,确定此后每年皆派前御前侍卫,代替皇帝前来泰山碧霞宫,祭祀碧霞元君。由此开启了历史上的遣使致祭碧霞的朝廷定制。



  这场遣祭大典日期,乾隆皇帝选定于四月十八日。关于日期的选定,在民间传说中,这一天是碧霞元君的生日。明代中期出现的民间宗教宝卷《玉女卷》中,介绍元君身世时说,元君前身石玉叶,“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子时生”。后来各种道经都沿用这一说法,成为公认的娘娘圣诞。到了清代,这一日期还被清廷认定为法定神诞,在康熙敕编《御定月令辑要》中即将“四月十八”标为“碧霞元君诞”。乾隆皇帝选定这一天,乃是要为碧霞祝寿。


  遣祭大典中的首要仪式是“颁香”。御香由皇帝所颁,专门用来祭祀泰山。不过致祭御香不仅要在碧霞宫焚烧,而且要抢在凌晨第一个焚烧。这源于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俗,唤作“争头香”。相传在正月初一日或神灵圣诞,在庙中焚烧的第一炷香,最为吉利,也最为灵验。这炷香,便被称之为“头香”。乾隆在碧霞圣诞这天进香,可四月十八日这天,也是香客进香的高潮,碧霞祠里人山人海,怎么才能保障皇帝的御香稳稳的成为第一炉香,于是官府便想出了“封山”这一招,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延续百年的封山法案由此开启。


  民众将碧霞元君圣诞由四月十八改为三月十五


  从乾隆二十四年开始,朝廷下令每年四月十八前后泰山封山。其措施雷厉风行,不仅上山的香客全都要驱逐下山,一个不剩;山上无关的僧道居民也要下山远避。有幸留下的只有碧霞祠中的道士,以备伺奉香烛。道光时泰安知县徐宗干描写过封山的场面,那便是“士女如云散,风雷扫殿来”。封山的日期,在乾隆、嘉庆两朝是四月十六日,道光时泰安知县徐宗干担心一天之中无法完成清山,提前至四月十五日。光绪时有诗人陈虬登山,所见场景仍是“四月封山香客少,残烟飞作岭头云”。可见这条法令仍在执行。


  “封山”之后,便是“扫殿”。皇帝钦差举行祭祀的地点是在岱顶碧霞祠的大殿,所以在仪式举行前,官府先要派人对大殿进行清扫。但这个“扫”,不是扫尘,而是扫钱。在明清两代,碧霞祠大殿平时并不开放,香客在门前叩拜之后,往往将金银、首饰、袍服等各种祭品,从门窗空隙中投掷殿中。每年封山后清理一次,把清理出的财物小部分留于道士,大部分归官府作为特别经费,成为泰安府县的一项财政收入。所以官府对此事极为重视,不仅大殿钥匙由泰安知县掌管,“扫殿”也由知县亲自主持,道光朝知县徐宗干以其目睹身历,在诗中描摹了“扫殿”的场景:“昨夜阴霾合,今晨霁色开。山灵应窃笑,多半为钱来。”


  扫殿之后,便是遣祭活动的重头戏——上香。钦差官员到达泰安后,便要开始斋戒,禁绝酒肉。十七日这天,在泰安府、县官员的陪同下,登上山顶,止宿于公馆。但这天夜里,钦使不能入睡,而是要屏息静坐,坐以待晓,待等到“寅漏”时分,即凌晨3—5点,此时已是四月十八日,立即身着正装,率领府县官吏、护军、差役及驻庙道士,鱼贯进入碧霞祠中,代表皇上点起二十支藏香,完成皇帝的心愿。礼成之后,再依次退出正殿。此外,藏香焚烧后剩余的残段,立即成为随行大小官员争相攫取的宝贝。当时传说,在碧霞元君神前烧过的御香有种神奇功效,能够护产,也就是保护小孩顺利降生,于是这些烧残的香炷,便成为世人求取的至宝,徐宗干便曾获得一炷,其妻育儿时焚之,果然母子平安。徐在《浴儿》诗中有“祈福染天香”之句,注云:“俗传藏香催产,乞泰山香供所余,焚之果无灾害”。


  等到十八日午后送钦使下山,长达三天(后为五天)的封山才解除。


  封山告祭完成后,要由主祭官员缮写一道奏折,奏报致祭过程。皇帝御览后加以朱批。


  这道封山的法令,从乾隆二十四年开始施行,一直延续到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到了宣统三年,本来计划继续举行封山之礼,但因山东突发流行疾疫,由山东巡抚孙宝琦奏请,延期举行。但当年秋季,武昌爆发革命,不久清室逊国,封山典礼也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1759年至1910年的151年中,封山大典共举行150次,只空缺一年,这一年是1901年。因上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次年四月仍滞留未归,所以本年的御香便没能颁来泰山,封山的法令也就未曾能实施。


  那么这条前后实行一百五十年的封山法令,对泰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皇帝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在泰山封山戒严,所争的乃是泰山碧霞祠中的第一炉香,但官府与民众在碧霞信仰中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碧霞元君的信仰本来起自民间,被大众视为母亲神,自发地组成各种香会,为女神举行圣诞庆典。可是皇帝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封锁全山,严禁百姓入山叩拜,无形之中,“四月十八日”这一吉日,被皇帝所垄断。于是民众就想既然四月十八日不让入山,那不妨另选吉日。在四月十八日之前,还有一个日子与碧霞有关。这便是三月十五日的换袍日。这时天气转暖,人们脱去冬衣,换上春装。于是民众便聚资绣袍,在三月十五这天为娘娘换装。四月民祭因封山告停后,一系列香社祭祀仪式都改在这天举行。久而久之,三月十五日便成了碧霞元君一个新的圣诞日。所以民国女作家凌叔华的笔下,已有“三月十五日是娘娘生日”之说,可见这一民俗节日已是深入人心。清朝灭亡后,四月封山之礼废止,但此时三月十五新俗早已约定俗成,因而四月十八日这个“正统”的元君圣诞,也被民间大众所淡忘。三月十五日成为民众认可的惟一的泰山老奶奶生日。


  现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泰山上下仍然人山人海,香客云集。红门宫附近的小泰山等处香烛彻夜不息。政府在这一天也要出动大批警力,但并不是封山,而是维持现场秩序。三月十五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影响到政府庆典。泰安市每年都要举行由官方主办的东岳庙会,庙会日期原是传统的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圣诞,现在由于三月十五日进香热潮,也改在这天举行。从中不难看到民间信仰的巨大力量。


  从这场封山大典中,不仅可以看出碧霞元君祭从最初的民间祭祀延展到皇家祭祀与国家祭祀的过程,而且还可以看到国家祭祀与民间祭祀之间的融合与冲突。这真是:“一场碧霞祭,半部泰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