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它的产生源自于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洞察、对天地自然的体悟。学道不仅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还可以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说“道教是天尊对世间最慈悲的教化”。
互联网是有史以来人类制造出的功能最强大的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的获取信息,其本质是连接,实质是效率。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异常迅速,善恶美丑瞬间立判,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统计和传播功能,更加深入和广泛传播道教文化,挑战则是需要我们更加快速的处理各类信息,并做到及时准确的发布。
在五大教中道教是唯一诞生在华夏大地的本土宗教,可以说生于斯长于斯,未来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华夏文明基础之上,必须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所谓“道教的中国化发展方向”就是道教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更好的适应与融合的过程,即道教必须在人间社会生根发芽,担当起文化振兴和济世度人的社会职能,扎根世间、服务社会、利益大众,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道教正能量,这可以说是道教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具体举措上,浅谈几点,以期抛砖引玉:
一、依靠年轻一代,培养年轻道才。
全真教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道教必须有知识精英的参与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重阳祖师本身就是读书人出身,很早就意识到贤达人士的重要,丘祖则从隐居磻溪起一直有心接纳士流,并为此刻苦向学。互联网时代下,弘扬道教文化更要依靠年轻人来代代相传,吸引他们要先解决兴趣问题,再去解决内容问题,所以要在教义创新上多做文章,用年轻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去阐教布道,把生涩的道教文化通俗化解读。另外在道教人物卡通化、繁杂教义口语化上多做一些探索,在道教历史故事的创造性发挥上多做文章,依靠年轻一代,培养后继之人。
二、要发挥“道学院”的中坚作用
道学院是道教的希望与未来,它不仅是道教人才培养基地,更是学术交流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甚至可以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符号,人们去宫观祈福迎祥,来道教学院参悟教义,同时配合各类新媒体加深对道教的理解认识,这样整合发力,事半功倍。
三、利用资源整合,加强交流互鉴,探索多渠道弘道方式
过去弘道基本靠讲经、著书、口口相传,在知识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瞬间传遍全球,我们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协同运作,如跨媒体整合(如纸质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之间的整合)、跨产业整合(如宗教与养生产业、医药产业之间的整合)、跨学科整合(如宗教界与学术界、教育界之间的整合)等等。整合即是交流互鉴,定期的文化研讨、学术论坛、文化讲座、开坛讲经等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四、要加强“自媒体”的建设,拓宽道教文化传播途径
我们不仅要讲自我修持,更要注重弘道度人,鼓励道众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将讲经、讲道的视频发布于平台之上,甚至可以通过直播软件,用更直接的方法向大众传播道教的正信正行。同时要更加关注社会的热点,例如抑郁症、自闭症、离婚、自杀等尖锐问题,给予道教合理的心理疏导与心灵关怀。
五、要善于借助“艺术作品”的强大感染力
普通大众对道教历史的了解,很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影视或文学作品,近几年来一些道教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电影《止杀令》、电视剧《老子传奇》等,今后还要继续挖掘,源源不断的给艺术创作提供原始素材。道教各派祖师,像葛天师、陆修静、陶弘景、重阳祖师、全真七大真人等,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完全可以把他们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改编成影视作品、塑造成漫画形象,甚至开发成游戏角色,以及相关的文创产品等,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给大家呈现富有亲和力的道教形象,当然前提是尊重道教史实!这样,在丰富大众精神生活的同时弘扬优秀的道教文化,一举两得。
六、全球视野、跨越国界,全球传播
道教文化独特的魅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各国人民的认可,对促进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们和谐相处,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宁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立“世界道教联合会”是众望所归,借此举道教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共同应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挑战,配合一带一路主旋律,演绎一部全球化、立体化道教文化百科全书,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七、加强慈善公益事业
道教历来有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传统,新时期下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宫观自养能力的提高,道教公益慈善事业呈现崭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相关部门注册的道教界公益慈善类组织、基金达等数十个,在灾害救助、扶助残疾、养老、托幼、扶贫助困、捐资助学、医疗、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道教要在国家政策空间内,发挥积极主动性,提高规范性和制度化程度,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形式和做法。
在互联网时代,把东方的文化与西方的科技完美结合将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光辉,而道家文化正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要面对将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变被动为主动,固本培元,继承发扬,让古老的道教文化在当下大放异彩!
扫描二维码关注泰山碧霞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