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碧霞祠:打造原汁原味的全真道场

2014-6-19 浏览21060次



来到泰山的人,一定不会错过矗立于泰山之巅的碧霞祠。因为,这座隐现于山巅云际的天上宫阙,把我们的民族精神与传统信仰生动地融合在了一起。千百年来,碧霞祠沐风栉雨,传承不歇。如今,它正以返本开新的姿态,书写着新的传承,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递正能量。


巍巍碧霞祠,坐落在雄伟的泰山之巅,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建筑规格和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该祠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初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代改名为灵佑宫,清代重修殿堂后,改为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供奉的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圣母泰山老奶奶泰山娘娘。泰山碧霞祠是碧霞元君的祖庭,是泰山娘娘信仰的发祥地。据《泰山道里记》和《岱览》记载,早在唐代,泰山女神就有玉女和元君的称号。自宋代立祠祭祀后,元君信仰更加兴盛。明清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不崇祀元君。供奉碧霞元君的泰山行宫,遍及全国,有成千上万座之多,仅北京的娘娘庙就有三山五顶之说,可见碧霞元君信仰的普遍。


泰山碧霞祠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的规模及明代的铜铸构件,建筑风格为清代中晚期,建筑面积4000余平米。分前后两院,结构严谨,布局周密,殿堂错落有致,风格独特,是我国高山古建筑的杰作。主体建筑大殿是祠内最高大雄伟的建筑,殿顶由360垄铜瓦组成,象征周天之数。东西配殿以及山门均为铁瓦覆顶,蔚为壮观,充分体现了其建筑规制之高。


大殿内供奉的碧霞元君鎏金铜像,为清乾隆年间所铸,至今保存完好,是镇观之宝。殿内正中悬挂清雍正皇帝御书“福绥海宇”匾,殿外为乾隆皇帝“赞化东皇”御匾。


在正殿前院的香亭两侧,有铜碑对峙:东为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为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形制雄伟。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院东南、西南是御碑亭,分别保存有乾隆两次登泰山时所立御碑,碑身刻有其登岱诗作。


绵延千年的传承,托起了泰山碧霞祠的历史重量。如今,每逢新年庙会、三月三庙会、三月十五元君圣诞,前来登山朝拜的信众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达数百万之众。年复一年的鼎盛香火,为这座天上宫阙赢得了千年碧霞祠、万代祈福地的美誉。




重点宫观  和谐场所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当代道教的发展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19859月,正式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使用,作为宗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


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民宗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泰山碧霞祠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积极贯彻党的宗教方针政策,自觉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在弘道利人、服务社会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赢得了普遍赞誉和广泛好评。1989年,碧霞祠被泰安市政府授予爱国爱教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被中国道教协会授予爱国爱教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泰安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被山东省宗教局授予爱国爱教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山东省宗教局授予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称号;2010年,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评为全国首届和谐寺观教堂201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消防安全先进集体称号。他们的经验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自觉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多年来,碧霞祠全体道职人员自觉践行“信教仍思爱国兴邦、修行不忘济世利民”的理念,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宗教政策,把爱国爱教的精神贯穿于教务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中。他们关心时事,注重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宗教政策法规,全体道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以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为契机,全面规范和提升道观管理水平。近年来,他们依据国家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碧霞祠实际,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真正把道观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他们按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要求,坚持自查补漏,创新管理思维,规范财务管理,将功德款接受、清收、清点、入账、支出等全部过程纳入制度化的监督管理之中,真正做到财务管理日收日结、账目清晰。


三是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道观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场所安全。近年来,碧霞祠在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上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殿堂维修、地砖更换、墙体彩绘、道院改造及功德林修缮等工程,翻修了火池管理处、购置了消防设备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换代升级和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道观拥有了安全、美观、整洁的环境,为建设生态宫观打下了良好基础。




归根复命  打造原汁原味的全真道场


面对成绩与荣誉,世俗的人也许会想到激流勇进,但道教却有不同的思想境界与思维方式。《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也就是说,宇宙万物虽然纷纭万端,但最终都要回归于清静虚无的“本来”。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叫明智。不懂得这个道理,恣意妄为,就会充满凶险。


正是秉承着道教的这一思想精髓,2011年就任泰山碧霞祠管委会主任的张诚达道长,面对商业化大潮对传统寺观的冲击,鲜明地提出了打造原汁原味全真道场的理念。为此,他在市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以贯彻落实中央10部门文件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纯正道风、弘扬文化、回归本来的举措,果断地向商业化之风说,使碧霞祠道众形象焕然一新,向社会和信众呈现了全真道士的本来风貌。


具体而言,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推行免费赠香。为倡导文明敬香理念,自201311日起,碧霞祠开始向香客信众免费提供环保香。他们专门筹集资金,定期购置环保低烟香品,在焚香处设立免费供香点,为每位进香信众提供三支清香。同时,宣传道教一炷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的文明敬香理念,引导信众形成绿色、健康的敬香方式,倡导道教生态环保理念,建设清静庄严道场。


二是停止抽签算卦。为坚决贯彻中央10部门文件精神,自2013年起,碧霞祠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抽签、算命、看相等商业化乱象,对道众私自进行看相、算命等活动给予严厉处罚,对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迁单除名。经过严格自查与整顿,碧霞祠目前已基本杜绝了抽签活动,清除了不良商业化风气的侵扰,保证了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


三是实行自愿购票。2012年以前,碧霞祠一直实行售票制度,这也曾是宫观自养的重要来源。2012年,碧霞祠初步尝试停止售票,得到了广大信众香客的认可和好评。2013年,为彻底方便部分困难信众,使门票不再成为阻挡他们进庙朝拜的障碍,碧霞祠决定取消强制门票,实行自愿购票制度。原售票窗口只保留给收藏爱好者或部分虔诚香客在此购票,以作纪念收藏。


四是纯正清静道风。自2011年换届以来,碧霞祠着力纯正道风、提升经忏水平。一方面,深入开展比境界、看立场,比学识、看造诣,比修行、看作为,比操守、看形象的四比四看活动,大力倡导培本固元、正信正行的修行正气。另一方面,恢复早午晚三坛功课诵经传统,培养乐师随坛配乐。目前,碧霞祠三坛功课诵经既有经师诵经、又有乐师奏乐,道场庄严肃穆,如法如仪,规范有度,彰显了原汁原味的全真清修风貌,树立了泰山道教的良好形象。


五是注重文化建设。泰山是文化山,道教更是文化教。作为泰山道教的当代传人,碧霞祠近年来把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他们搜集整理道教文物、文献、影音资料300余件,建成了泰山道教文化馆;成立了泰山道教文化研究院,致力挖掘道教文化内涵,打造泰山道教文化名片;成立泰山道教经乐团,着手泰山道教音乐的保护、整理和传承。



 

扫描二维码关注泰山碧霞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