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首 页>>参观游览 >> 历史沿革
泰山碧霞祠历史沿承
作者:泰山碧霞祠 浏览次数:21211 时间:2013/1/1



  

泰山碧霞祠是供奉泰山女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祖庙,位于泰山之巅,背靠玉皇顶,西临天街、南天门,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南临宝藏岭。这里山势高入云端,碧霞祠常隐藏在云雾之中,远看如天上宫殿,光芒四射,是我国古代高山宫殿建筑代表作,同时也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建筑规格最高的道教宫观。


泰山碧霞祠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文献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封禅泰山时,凿龛雕玉女像。宋元之际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考》中记载了这一情形:“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东封先营顿置,泉忽湍涌;上(宋真宗)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泠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 次年,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在此处敕建玉女祠,并初名曰“昭真祠。”


金代时,昭真祠又改称为:“昭真观”。元杜仁杰《泰安阜上张氏先茔碑》中记泰山道士张志纯于金贞佑之乱后重葺泰山祠宇,“自绝顶大新玉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取东海白玉石,为像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裒”(收入《重辑杜善夫集》)。这是玉女祠自创建以来首次大规模拓建,其工由道士主持,其祠宇也自然归属道门管理。重修后玉女祠改额为昭真观,中统五年(1264),《天门铭》摩崖后有“昭真观主翟庆真同立”一行可证。昭意为昭示、彰明,真则为道徒对仙人的称呼,道籍称老子为真老,化生真妙玉女,观名取意于此。改额“昭真”,意在强化玉女的道神色彩。由此可见,金元之时,玉女信仰出现一重要变革,即开始明确将玉女崇祀纳入道教范畴。


明代,洪武年间重修,号碧霞元君。自正统十年(1445)始,明朝内廷不断下诏发帑重修岱顶昭真观,由此开始了皇家修缮的悠久历史。《明英宗实录》卷一三三载:“(正统十年九月乙亥)山东济南府泰安州道正司奏:‘东岳泰山上有昭真等宫观,俱系历代古迹神祠,年久损坏,乞赐修葺。’从之。”



成化年间尹龙《重修泰山顶庙记》载:“昭真祠在泰山绝顶,世传谓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祠。圣天子(明宪宗)御极十有五年(成化十五年,1479),命太监陈喜来修祀事。明年,诏修是祠,即故址增饰之。” 成化十九年,“敕修”昭真观告成后,明宪宗“赐额碧霞灵应宫”。



弘治年间(1488—1505年),徐溥《重修碧霞灵应宫记》载:“弘治八年(1495)春正月,巡抚山东都御史熊公翀言:泰山绝顶碧霞灵应宫毁于火,宜治。事下户部议,谓泰岳有生物功,凡祠关祀典者不宜不饬。且神以灵故,四方奔走士女操金帛为祷祈者,岁所积甚夥。宜令按察宪臣籍之,以为工费。诏可。”重修后又改名为“灵应宫”。



成化十九年(1483)重修昭真祠后,宪宗赐额为“碧霞灵应宫”,无疑首肯了道徒对女神的形象改造与碧霞封号的真实性。在民间方面,老母形象的碧霞元君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四方以进香来谒元君者,辄号泣如赤子久离父母膝下者”。与此同时,元君庙祀亦由泰山渐向周边传播,由京师,而北直,而江南,渐成为普及全国的民俗信仰。尔后且胫大于股,其神威赫然凌驾于岳帝之上。正如明人谢肇淛所论:“古之祠泰山者为岳也,今之祠泰山者为元君也。” “碧霞元君”作为泰山女神的正式名号也由此确立。



此外,明朝皇室还开启了遣使致祭制度。至明宪宗嗣位,“遣廷臣以祀方岳,又时命中贵有事于(昭真)祠”,开启了致祭元君的先例。现存最早的御祭元君文,即为弘治朝明孝宗之作:“维弘治十六年岁次癸亥正月朔初一日己巳,皇帝遣御马监太监苗逵,致祭于碧霞元君曰:懿德含弘,仁慈广霈,佑苍生于寿域,鼓群品以沾依。兹因眇躬,偶爽调摄,敬祈圣力,永佑康宁。特以香帛,用伸告祭,益彰灵应,福佑家邦。谨告。”由此,“碧霞元君信仰才开始由纯粹的民间信仰转向为官方认可的民间信仰,并逐渐成为了专供帝王皇室贵族所信仰的神祇。”(阎化川《碧霞元君封号问题的新考辨》)



嘉靖时(1522—1565年),朝廷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建重修,正殿施铜瓦,并改称“碧霞灵佑宫”。



万历皇帝由于认定其母慈圣太后死后“神游东岱”,“位并碧霞”,于是便大修碧霞宫,用大祭元君来表达孝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铜亭,名曰“金阙”(现存岱庙),并立《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碑一通于右前方。



天启五年(1625),又立《泰山灵佑宫》铜碑一座于金阙之左。



到了清代,对碧霞元君的皇家致祭进一步制度化,并最终发展成为国家祭祀。康熙帝首先开启了登泰山亲祀碧霞元君的成例。据《康熙起居注》载: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初十日壬寅,上至泰安州,日方午,登岱。……日晡,登顶,于昭真宫(即碧霞祠)天仙殿行礼。”“十一日……早,上率从官于天仙殿行礼,即书‘坤元叶德’四大字,悬额殿中。”匾题“坤元叶德”,意即辅佐山岳神灵同治天下,将其视为泰山的辅佐之神而加以崇祀。康熙帝还在《御制景忠山碧霞元君庙碑》中对元君神位予以诠说:“夫方内之神,莫尊于泰山,而元君实赞之。……要其有大佑庇于吾民,故阅千百年,遐陬僻址像设者,在在告虔。”



康熙年间,因水冲庙毁而重修。



清雍正帝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随父皇东巡时,登岱礼碧霞祠,赋有《碧霞祠宝幡步虚词》:


琼宇璇宫日月长,奇花瑶草总飘香。

琉璃作殿苍龙卫,云雾裁帷青鸟翔。

拂露霓旌珠灿烂,御风鸾驾玉铿锵。

常将天福人间锡,奖孝褒忠佑万方。


其中 “常将天福人间锡,奖孝褒忠佑万方”之句,说明雍正帝已不仅将元君视为生育、家族之神,而是将其视之为能“奖孝褒忠”的护国之神。尔后,雍正帝下诏大修泰山、重建碧霞宫,并御题“福绥海宇”匾额。雍正八年(1730年),重新修葺时增建了歌舞楼(南神门)及东西神门石阁。



乾隆帝比其祖父、父亲,对碧霞元君的尊崇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十次东巡泰安,其中六次都登上泰山极顶,到碧霞祠拈香叩拜。在位期间,多次下诏颁金重修碧霞宫,并赐以碑刻、匾联,其中以“赞化东皇”的御匾,高度礼赞了碧霞元君的神恩。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后重修。



乾隆二十四年,下诏命令于每年四月遣使致祭碧霞元君。根据清人《岱览》记载:“自乾隆二十四年以来,每遇四月十八日,遣内大臣赍香帛进谒以为常。”由此,开创了朝廷遣使致祭碧霞元君的国祭定制,并一直延续到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历时150年,至清室逊国方告结束。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重修殿堂,为防止高山风雨剥蚀及雷击,改正殿为铜顶,大殿盖瓦、鸱吻、檐铃等饰物皆铜铸,富丽堂皇。此外,乾隆年间还先后建起了御碑亭及钟鼓楼。



在乾隆年间,历经多次重修,碧霞灵佑宫正式改称为“碧霞祠”,并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同治年间,在碧霞祠正院中央原金阙处建起了香亭。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进行了重修。经累代增葺,渐形成今日之壮观古建规模。



解放前,因常年战乱,泰山庙宇遭到很大破坏,碧霞祠因地处岱顶,主体建筑受影响较小。当时,岱顶共有20名道士,分别住在碧霞祠、玉皇庙、东岳庙、青帝宫、南天门5座宫观内。因碧霞祠香火多、庙事忙,除本祠的4名道士外,其它4座庙宇的16名道士都要轮流到碧霞祠值班。逢元君、玉皇等神仙圣诞节日,住持道士还邀山下各庙的道士到岱顶协助。



1948年泰安解放后,道士人数减少到12人。“文革”期间,泰山道教又遭受一次浩劫。道人被驱赶,道观被关闭,一些珍贵文物被毁掉,宗教活动完全停止。



1978年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道士女冠陆续回到宫观。1983年,国务院(1983)60号文件确定碧霞祠为全国重点道观之一,要求在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领导下,由道教组织管理使用。1985年,道众正式接收了碧霞祠,开展了宗教活动,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道教协会筹委会主任张常明道长出任开放后碧霞祠首任住持,当时碧霞祠共有道人8名。留存的建筑经过修葺,焕然一新,保留了明代的规模及明代的铜铸构件,建筑风格亦恢复了清代中晚期的风格。



目前,整座碧霞祠建筑群以照壁、火池、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分列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建筑。结构严谨,布局紧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堪称中国高山建筑的杰作。历经新时代四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碧霞祠拥有常住道众近40人,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碧霞祠是当下泰山道教的核心所在,同时更是万千善男信女朝拜碧霞元君祈福许愿的圣地。



绵延千年的传承,托起了泰山碧霞祠的历史重量。如今,每逢新年庙会、三月三庙会、三月十五元君圣诞,前来登山朝拜的信众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达数百万之众。年复一年的鼎盛香火,为这座天上宫阙赢得了“千年碧霞祠、万代祈福地”的美誉。